鄉土樹種,顧名思義是指原來就生長在當地,或是長期生長在當地的樹種。其特點是經過了當地氣候及土壤條件的長期考驗,已完全與當地環境融為一體,協調發展。
從近期的報道可以看出,鄉土樹種備受關注和寵愛,各地都大力提倡發展鄉土樹種。毋庸置疑,鄉土樹種將迎來大好發展機遇,同時折射出園林綠化行業新風尚、新理念。
2014年
北京市最早出臺了《鄉土植物資源發展名錄》,重點收錄了尚未大規模開發的鄉土植物優質資源,未來綠化工程將深度開發入選的82種喬木、灌木和草本植物。
2017年3月
江蘇南京城市色彩規劃頒布,將秋葉落盡后的梧桐樹干顏色(暖灰色)取名為“梧桐素彩”,并將之定位為南京城市主色調,期望“梧桐暖灰”成為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“色彩印象”,結合之前發布的《南京市行道樹樹種規劃》(2014-2026年),園林部門將大力推廣銀杏、女貞、櫸樹、樸樹、黃山欒樹等鄉土樹種。從各方面統計的信息來看,鄉土樹種將成為今后園林綠化的新寵,大有用武之地。
2017年4月
陜西西安出臺了《城市綠化植物配置設計導則》,對未來西安城市綠化總體規劃、行道樹品種的設計原則以及基調樹種、常綠喬木與落葉喬木比例、行道樹綠帶規格等各個方面作出了說明,將雪松、國槐等鄉土樹種確定為城市基調樹種和綠化骨干樹種。
國內一些大型的綠化工程項目,也將給鄉土樹種迎來發展的春天。
“千年大計”雄安新區綠化、城市PPP項目、北京“增彩延綠”、 2019年北京世園會和第24屆冬奧會、2022年杭州亞運會等園林綠化項目的實施和承建,都會給鄉土樹種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,同時也將給苗木產業帶來巨大的商機。
以目前最熱門的雄安新區規劃為例,位于華北平原的冀中地區,距離北京100多公里,鄉土樹種會成為園林綠化的主力軍,例如楊、柳、榆、槐、椿等品種。
楊樹,包括不飛絮的速生楊,雄性毛白楊等。柳樹,饅頭柳、絳柳、金絲垂柳的雄株肯定會受青睞。榆樹,除了金葉榆外,圓冠榆、長枝榆等都會被應用。槐,包括洋槐、香花槐、國槐,還有國槐的園藝品種,金葉槐、金枝槐,以及開紅花的聊紅槐。椿,臭椿、千頭椿都會有好的應用前景。
除了這五大鄉土樹種外,五角楓、元寶楓、欒樹、絲棉木、法桐、絨毛白蠟等的應用量都不會小,杜梨、楸樹、梓樹等鄉土樹種也都會被應用。
無論是國家林業局、行業專家還是苗商,都不約而同把目光聚焦了在鄉土樹種上,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園林綠化轉型之際、苗市低谷期,面對工程量縮減、苗市不振,人們對行業發展的深遠思考。種植什么樣的苗木才能開辟新的市場,園林綠化在綠化、彩化的基礎上,如何讓綠化景觀蘊藉更深的表達。這一系列的思考進一步折射出在產業大轉型、互聯網信息時代園林綠化行業的新風尚、新理念。
未來鄉土樹種市場是多樣化的,大規格鄉土樹種、彩葉樹種、開花樹種、耐鹽堿樹種等將在未來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,擁有較好前景。
來源:苗客
Copyright ? 2022 北京綠普景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備案號:京ICP備18000898號-1 京公網安備11011402054504號